中国丙烯酸树脂网讯:仿生的概念是上世纪末提出来的,基本理念是模拟大型海洋生物的表面结构来实现防污,比如自然界中海豚的表皮能分泌出特殊的粘液,海蟹可以分泌出一种酶,都使海洋生物难以附着。”海洋化工研究院总工程师、海洋涂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桂泰江博士告诉记者。“仿生防污涂料的最大意义就是环保和减阻。”“海洋生物的附着给船舶和海洋设施带来极大的危害,它一方面增加船体自重和船体摩擦阻力,从而增加燃料消耗;另一方面会加速船体腐蚀,缩短船舶使用寿命。”桂泰江博士告诉记者,当船舶或海洋装备的海洋生物污损率为5%时,阻力就相当于洁净表面的两倍,燃料消耗增加10%。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做法是给轮船及海洋装备喷涂防污涂料,而传统的防污涂料是通过对附着生物进行毒杀来达到防污目的,会对海洋产生一定的污染。
“仿生的概念是表面结构像生物一样,以及提炼活性物质防止生物附着。目前仿生的部分概念已经进入应用阶段。”桂泰江告诉记者。“比如采用仿生技术生产的"污损释放型防污涂料"在船开动以后,以释放小分子硅油来模仿自然生物体内释放的粘液,达到生物无法附着的目的。”由海洋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、拥有专利的“无锡自抛光防污涂料”也揉进了仿生的概念,在水解的过程中均匀地释放无毒的杀菌剂,以此达到相同的目的。“在"无锡自抛光防污涂料"研发成功之前,我国都是依赖国外进口,如今这个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,目前已进入市场,有望结束依赖进口的局面。”“一艘船一年消耗的油和排放的二氧化碳都很大,很多船级社已经开始制定相关法规以降低能耗指数,而涂料是相对容易实现的办法,其中自抛光防污涂料已在20~30艘船上进行实验。”桂泰江说,“实验表明,一艘300吨的渔船使用了仅是含有仿生概念的自抛光防污涂料,一天就节省了200公斤燃油,经济价值非常明显。”桂泰江表示,海洋化工研究院已经与北海船厂合作,在大连、武汉、上海、广州等建立办事处进行销售、技术服务和协调,防污方面的年销售额可达400万~500万元。 产学研助仿生概念产业化
|